回忆母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回忆母校>>正文
记忆的“淮海大学”印象点滴
2015-09-26 08:03 陶建兴 

记忆的“淮海大学”印象点滴

/陶建兴

 

如今的“淮海工学院”已满三十岁了,她,从荒芜的毛草地,经过一批又一批老师、学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相互交融,不断拼搏,发展到今天屹立东方桥头堡,占地近二千亩,校舍面积五十多万平方米,在职教职工一千五百多人,学生一万八千多人的应用型综合性高校,凝练了明确的办学方向,积淀特有的淮工精神,当今师生万众一心,为学校实现“一个确保、二个力争”自强不息。作为同学校一起成长发展的我——热爱、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对跟随淮海工学院成长三十年的我来说,见证了的学校发展,伴随学校的壮大,自己也从一个小伙子,长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我很幸运,能和淮海工学院一起成长,感谢党和学校培养了我,让我充满活力,每每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三十年前我刚到学校意气风发的样子。

在我家里珍藏的二张“淮海大学”时期的老照片,常常勾起我难忘的回忆,感慨岁月的迁移,照片勾画出当时部分“淮大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这张照片是“应用数学系”教工参加校运动会荣获4x400米冠军的合影,说是冠军,其实是与体育教研室并列的。并列是我们比体育教研室老师跑得慢,然而让我们兴奋的就是慢的这一点,慢了仅仅一秒。4x400米能跑出第一名,想起来还真有意思,我从来没有参加过400米的比赛,这四个人在大学期间也没有人专项练田径,但都喜欢运动。李存华喜欢踢足球,能跑、能坚持、有股狠劲,史顺良好技巧、有耐力,还能玩鲤鱼打挺,韧劲十足,汪小帆年龄最小,喜欢排球,爆发力好,动中带静,也是我围棋的指导,我喜欢篮球,当时教室前的打谷场上有一副篮球架,场地东边低、西边高,是我经常去的地方,我除了模仿力好之外,运动能力一般,不然可以秀秀扣蓝了。比赛前不断被鼓励,我害怕跑不下来,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老师们就教我如何应对跑步,让我跑的时候先放大步再冲刺,我就这样坚持跑了下来,想想跑了这400米,还挺有收获的,事情不做不知道,做了才明白自己的潜能还是很大的,回忆往事仿佛又回到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日子。

照片中四人衣服各不相同,都是平时自己参加运动时穿的服装,在当时根本没有意识要统一服装,大家一起比赛,一起为一个目标努力,特别开心,不要奖金,要的是快乐,是一种朴素且热爱学校的自发感情,这种为集体而战的思想在后来的工作中也是我前进的动力。

第二张照片是校篮球队参加连云港教育系统篮球比赛夺冠后在校门口的合影,非常遗憾的是“淮海大学”的“学”字让领队工会的王鸿章老师挡住了,喜欢足球的同学可能还能记起他跟大家一起踢足球的身影,他踢足球一直延续到退休后很多年。照片中的人员就当时来说,衣着讲究,西服革履,既严肃又不失时尚感,隆重又不失活泼,作为校篮球队一员,我们在参加完颁奖仪式后选择在校门口合影,当时校门很小,位置就是现在的西校门,我隐约记得,合影时候大家齐声喊出:我们是“淮海大学”的人,反映出的是我们对学校的热爱,为身为“淮海大学”的一员自豪。

二张照片的背景是当时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艰苦的一个缩影,一张照片可以通透的看到云台山山脉,空旷没有任何阻隔,就连围墙也看不到,在没有围墙的学校里工作、学习,无拘无束,自由奔放。一千亩地的校园及其外延广阔无边,校园里到处是芦苇,芦苇里布满小沟,沟里都是野生鱼,无污染,绿色美味。

到了秋天,芦苇花很壮观,成片的在身边,狂风吹过,它们弯下深深的腰,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小时候冬天穿的芦花鞋的芦花原来是这样的。冬天雪下很大,被冰冻的特别硬,天气很冷,当时还遗憾早些时候没有去摘一捆芦苇花垫在褥子下面取暖。

另一张照片上的行道树还很小,毕竟学校开始种树了,标志着发展也正式走上正轨,开始腾飞。看着现在周边一块一块火柴盒样的高楼,对过去的朴实、平淡而不乏追求的生活也不觉得艰苦了,感觉对人生性格的培养还特别有意义。

最初几年的单身时光是快乐的,虽然没有手机、私人电话、电视和网络,集中居住在平房里,大家交流非常多,年轻老师过着和学生差不多的生活,一起吃食堂、串门聊天交流,郊游骑车去海边,打球、桥牌、围棋和偶然的舞会是业余生活的主体。

听老教师侃过去的学习工作经历,跟随他们助课、改作业,当时要是谁获得了一次上习题课的机会就会兴奋好久,准备很久,待走上那讲台,课上得虽然稚嫩,但迈出了作为“淮海大学”教师的重要一步,那种自豪、认真比去相亲还奇妙,积极上进之心时刻激励着我们,所有人为了工作都很努力。

那时,每周三是有业务学习的,跟现在区别不大,数学系年轻教师会被老教师安排学习任务,要上课先要学习,然后在业务学习时间讲给其他老师听,想起来当时也是蛮紧张的,因为有的内容还是个外文版的书,幸好身边的老师外语好,经常辅导我,给我很大帮助。

三十年了,照片中的人个个勤奋努力,大部分人在学校坚守岗位,为学校的发展作着贡献,“淮海大学”是我心目中永远的母亲,不管你走多远,永远走不出儿子热爱的目光......

 

 

                                  (责任编辑:徐习军)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3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海洋大学校友总会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校友会联系人:孙老师,电话(传真):0518-85895030,EMAIL:xyh@jou.edu.cn    ICP备 20131103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