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文/肖 侠
今年是学校建校三十周年,建校三十年是学校加快发展的三十年,也是学校提升影响力、创造社会价值的三十年。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我见证了学校从教育部教学合格评估、教学水平评估,再到去年教学审核评估的全过程,见证了学校从工科院校到海洋特色多科性大学定位的演变,见证了学校从本科办学到硕士点办学的重要突破。同时,学校是个人事业发展的平台,伴随着学校的发展,我个人也与学校一同成长,从讲师,到后来陆续晋升为副教授、教授职务。在此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桃李满园的幸福,而且收获了组织上给予我的诸多荣誉。我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多次被学校授予“优秀班主任”。2014年,我被授予连云港市第二届“高校教学名师”,同年获得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的表彰。在今年刚结束的淮海工学院首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中,经过学生多轮评选,我也最终获得了淮海工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此时此刻,我对学校充满着感谢与感激,更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着希望。值此建校三十年庆典之际,我将“从教感悟”献给我的学校,我愿与同事们一起分享我的从教体会。
我的第一点体会是,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大学教师须以修德为灵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这里的“身正”,我的理解就是“师德”。师德决定了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热爱,决定了一名教师的执着追求与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个强大的能量场,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师德就是“热爱”“敬业”与“责任”这三个关键词。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离开了这个“爱”字,师德就失去了根基;其次,教师必须有敬业之心,唯有敬业才能精业;再次,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只有自己修好德,才能让学生立好德。
从教二十年,我认为师德是内化在教师心灵深处又能够通过教师一言一行表现出来的一种东西。师德不是一种口号,不是自我标榜的一种标签,而是个人的一种修炼、一种修养、一种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它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非常热爱我的教师职业,说实话,在我的课前准备与课后作业批改中,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做了大量别人看不见的工作。同时,无论是我授课教学班级的学生还是其他班级莫名拜访的学生,只要他们有问题需要我帮助或需要找我谈心,我都是真诚、耐心相待,从不拒绝也从不应付。尽管为此付出很多,但我觉得这些都是应该做的,丝毫感觉不到其中的辛苦。相反,在此过程中,偶尔某次自我感觉做得不够充分、不够完美,我的内心还会产生出一种不安与自责之感。也许这就是我个人解读的具体的“师德”吧。同时,我也认为,大学教师的师德不仅体现在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上,还应体现在与同事们之间的关系上,这就是“无私与表率”。老教师应与青年教师无私分享自己的教学材料、教学经验,应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应成为青年教师的楷模。在这方面,我能够与青年教师经常谈心,真诚关心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修养与业务水平,并以自己点滴细节影响身边的青年教师。我的治学态度也得到了广大青年教师的认可。曾有青年教师说,“翻开肖老师的书,就像个大花脸。因为常年翻阅备课,不断扩充新知识,她的书上被各种颜色的笔在书上做了标记,还有补充的密密麻麻的笔记。”
我的第二点体会是,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大学教师须修炼讲台功夫。课堂教学以技术为基础,以艺术为巅峰。大学课堂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信息传递过程,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技术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教学艺术的发挥,则课堂教学就不会出彩,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师课堂教学要实现从技术向艺术的跃迁,我的体会是,教师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努力打造自己渊博的知识面与精湛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对你佩服;二是要努力打造自己良好的外在形象与优雅的气质,让学生对你欣赏;三是要始终充满着授课激情,让学生被你感染。能够做到这三点,我想这样的教师就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老师,成为一个颇受学生推崇拥戴的教师。
我所工作的商学院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的学院,我非常欣赏商学院所倡导的“三不讲”教学理念,即“不讲没有准备的课,不讲没有感染力的课,不讲误人子弟的课”。“三不讲”是商学院教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文化是无形的,但它的力量是巨大的,文化能够影响每一个人,能够发挥无形胜有形的效果。我认同商学院“三不讲”的教学理念,并将它融化到我的脑海中,落实到我的行动中。我认真研究大学课堂教学方法,虚心向同行们学习,精心地设计好、组织好、上好每一节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对我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也给予高度认可,近五年我的课堂教学测评成绩均为优秀,位居商学院及全校教师的前列。学生也给了我诸多溢美之词,多年来,学生对我课堂教学的评价用语有:“认真负责,责任感非常强,人格高尚,作业批改认真,有方法、讲课结合实际,上课条理清晰、由浅入深,知识点讲解到位,讲课生动,与同学互动多,激发大家积极向上,很有耐心,很细心,很喜欢肖老师……”每当收获这些赞美之词,我内心深处总是驿动着一种欣慰感、成就感,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学生、我的讲台,更让我觉得今生选择教师职业,我无怨无悔。
我的第三点体会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大学教师须以育人为本。“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根本。以“育人为本”不仅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学习与创造,而且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做人;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倾心教学,而且需要教师在课外默默付出;不仅需要教师高质量完成好教学工作,而且需要教师乐于承担并高标准做好班主任等工作。“教书育人”包罗万象,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也无法找到一个客观的工作标准。如果硬要找一个度量标准,那就是教师的良心。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要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必须全方位修炼,全身心投入。
教书与育人结合,我认为其奋斗目标就是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年来,我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亦师亦友的伙伴关系。课上,我是学生的课程授课教师,我的职责是传道与授业;课下,我与学生建立起知心朋友关系,我的职责是为他们分忧解难,而且不分亲疏,有求必应。也许是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许我只多做了那么一点点,我由此也收获了学生的好评,我的师德评价成绩年年优秀。我所授课班级以及其他非授课班级的不少学生都将我当作知心朋友,向我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困惑,或学习上的,或就业上的,或家庭父母关系的,或同学之间关系的,或情感等方面的。我中午12点下课之后与学生交谈,1点多钟离开教室回家吃午饭是时有发生的事情。我也时常在双休日或晚自习时间被学生相约谈心,我的手机也经常是在与学生通话中因时间过长而自动断电关机。付出总是有收获,我为学生付出了热情,付出了友谊,我也收获了学生给我的热情与爱的回报。每逢教师节或春节等节日,很多学生都给我发来感谢与祝福的短信。有同学说我是大学中“影响她一辈子的好老师”,也有同学说我是他大学中见到的“最好的老师”。我知道,这些话虽是对我的赞美,但更是对我的鞭策与鼓励。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多年还一直与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时而探讨人生,时而问寒问暖。每每此时,我总是由衷地发出感叹:做一名大学教师是幸福的。
回顾昨天,我做得不多,但收获不少,我心存感激!感谢学校对我们普通教师的关心,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感谢我的一届又一届学生,是他们给了我事业的快乐,是他们让我发挥了人生的价值。展望明天,面对江苏高等教育普及化、国际化的挑战,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烈呼吁,我也倍感焦虑与压力。我将继续保持前进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淮海工学院人才培养的伟大事业之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愿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愿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我愿将全部的爱心与智慧奉献给我那可亲可爱的学生们!
肖 侠,淮海工学院商学院教授
(责编: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