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母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回忆母校>>正文
难忘淮海园 自豪淮工人
2015-09-22 07:53 昌慧东 

难忘淮海园 自豪淮工人

——写在淮海工学院建校三十年之际

/昌慧东

 

白驹过煦,时光荏苒。一晃,迎来了母校建校三十年大庆。

三十而立,对人生来说,意味着迈向成熟、稳健;对一个学校来说,则意味着成长的高度和积淀的厚度。

接到校庆筹委会周老师的约稿通知,欣喜、感慨之余,又有些许顾虑和担忧。欣喜的是,立足苏北,面向全国,在这样的办学思路引领下,淮工办学规模、教学水平、科研成果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感慨的是,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离开母校二十三年的我也到了回望人生的年纪;顾虑的是,点点滴滴,种种情愫,人生中与淮工交集的四年带给我的收获又岂是一篇文字能涵盖......

扶今追昔,如烟往事,历历在目。对我们来说,母校是家园、是归依;对母校来说,我们是过客、是学子。这种剪不断的血脉之情已注入我们的心髓,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居何位,作为淮工人,我们为母校的每一点变化和进步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初识母校:清贫的乐土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到校报到时的场景。当时市区较小,加上交通不便,学校显得很偏远。没有围墙、没有像样的大门,一片空旷的荒野上孤零零矗立着几栋建筑。1988年秋,正值建校初期,满目荒芜、百废待兴,设施简陋,人烟稀少,在校生仅1000余人。与想象中大学相差太远!大家很失望,有的同学哭了,那一刻我对自己的选择也有所后悔......这样的场景在此后新生报到现场时常看到。每每说及此时,师哥师姐们则见怪不怪:知足吧,我们还住过平房呢!

经过一段痛苦的纠结后,渐渐地接受、适应、甚至喜欢上了这样的大学生活。遍地芦苇,野兔乱窜,空旷的环境却成就了一片清贫的乐土。清晨,我们闻着芳草的清香,听着悦耳的鸟鸣开始一天的生活,夜晚,伴着阵阵蛙声入睡;闲暇时间,到水塘里钓鱼、钓龙虾成为许多男生们的绝活,再自己动手烹制成简单的美味;没有课的下午,三五一群爬山、找野味,或在夕阳下读书畅谈......虽然没有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没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但我们依然过得充实、快乐,简陋单调的生活却透着些许纯朴和野趣。

在那清贫的大学生涯中,我还有一段难得的勤工俭学经历。当时学校业余生活贫乏,读书成为打发业余时间最经常的选择。学校离市区远,大家买书借书不方便,有眼光的86级管理专业的杨金国办了个书店。大二时,听说书店招店员,我和本班同学吴曙光想试试,这样既充实业余生活,又方便看书,何乐而不为?书店是从市区批发新书销售。大概大家手头并不宽裕的缘故,后来发现,看书的多买书的少,于是书店调整增加租书业务,果然人气大增,每天晚上络绎不绝。其实,书店几乎不赚钱,其存在的意义大于盈利的目的。为了增加收入,新生入学时,“老板”就进些日用品销售,算是补贴书店开支。两年书店经历,不仅有了创业的感受,更结识了一批同学朋友。

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淮工的舞会。九十年代初,交际舞盛行。一到周末,舞会是固定节目。没有专门的场所,食堂当作舞厅,一台录音机就是全部道具,随着乐曲响起,大家翩翩起舞,乐此不疲,当时有几个同学因舞跳得好成为大家熟知的明星,这些“舞林高手”深受追捧,引来不少同学学艺。开始是女生会跳的多,后来很多大三大四男生也加入进来,一来课程少,时间相对富余,二来大概觉得学会这项社交技能,将来踏入社会有用,个个勤学苦练,兴趣盎然。那时,周末舞会是淮工的一道风景。

 

记忆中的母校:教学相长的师生情

 

苦中有乐,苦中也有学。母校建校初期,教师大多来自全国各地,沿海开放城市和新建学校的光环吸引了一批有志者,其中年轻人较多,有的老师年龄和学生也相差无几,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知识背景,相同的兴趣爱好,造就了融洽的学业氛围,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

第一届85级学生是在外地(主要是南京)委培一年,我们是淮工第四届学生,入学时刚好他们从外地回到本校上课,校园里的学生一下多了起来,气氛也日渐活跃。当时正处八十年代末,社会上各种思潮兴起,校园内各类演讲、辩论、论坛较多,印象最深的就是讲座,内容涉及文学、艺术、思想史等方面。有时是老师讲,有时是学生讲,几乎每周都有,而且参与的人多。很多年轻老师思想前卫,观点新颖,每缝讲座,座无虚席,有的拥有一大批粉丝。台上台下,互动热烈,形成了难得的学术探讨氛围,极大地充实了单调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诞生了不少活跃的社团组织,影响了一大批学生。

很多老师才华横溢,充满激情,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记得我们中文系的讲坛就有不少这样的老师让我至今难忘:富有才学、低调内敛的徐德峰老师,满口湘音、豁达乐观的萧守英老师,活泼知性、娇小玲珑的张景兰老师,豪放不羁、出口成诗的王德浦老师,字正腔圆、充满激情的秦慧珠老师......他们各具特色,各有个性,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淮工特殊的校园环境也造就了师生之间难得的融洽关系,就像潘凡生老师,对我们班很多同学来说,他既是传授知识的老师,又是沟通交流的长者,还是下棋打牌的“棋友”。潘老师是公认的才子,也是很有风骨的老师,既有读书人的内敛自重,卓而不群,又有学者的宽容平和,风趣幽默,班里几个男生经常与他下棋,同学同乐,打成一片,其乐融融。这种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师生情成为许多同学对淮工最温暖的记忆。

 

心中的母校:务实奋进的淮工精神

 

从百废待兴到欣欣向荣,从简陋薄弱到卓有特色,从名不见经传到声誉鹊起,三十年,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我们看到一个初具特色的多学科性大学的成长变迁,更看到一代又一代淮工人拼搏的汗水和辛勤的付出。

淮工建校三十年,培养二十多届的毕业生,随着一批批学生踏入社会,淮工的印象和口碑也逐渐形成,在接受社会的一次次检验中,应该说大部分淮工人凭借自己的努力为母校“加分”。工作关系,我接触了不少淮工校友,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职业选择,却有着相同的精气神!

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改革的春风召唤下,我们毕业了。当时实行分配制,我有幸是淮工进连云港日报工作的第一人,也是在淮工毕业生中较早从事媒体工作的。记得当年报社一次来了五个大学生,而我曾是最自卑的那一个。二十多年来,从普通的记者走到今天,虽然很平凡,但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勤勉务实。其实,这样的经历在很多淮工人身上发生过,万事开头难,初入社会的我们与创业初期的母校何尝不是一样呢。如今,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我们能看到淮工人忙碌的身影、奋斗的足迹、成功的喜悦,母校也在收获着越来越来的精彩的回声。

我时常思考,淮工给了我们什么?

因为出身“贫民”,没有985211的光环,没有炫耀的“身世”,淮工人少了“傲气”,多了团结奋进、平和沉稳的“和气”;

因为地处苏北,办学条件欠缺,经历过创业的艰辛,淮工人少了“娇气”,多了敢于拼搏、勇于担当的“勇气”;因为“出生较晚”,没有资历,没有社会认可度,经历过成长的烦恼,淮工人少了“底气”,多了务实上进、自强自立的“志气”。

在几年前我们班20年聚会上,大家非常激动,彻夜长谈,感慨万分。有些同学是分别之后第一次见面,无论是事业志得意满,还是家庭幸福美满,或是生活衣食无忧的,他们无一不流露出真挚的母校情结。如果说过去三十年,淮工人凭借着务实奋进的精气神,创造属于自己的标签,那么我们相信有“淮工精神”的传承,淮工人将更加自信,母校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昌慧东,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副社长,淮海工学院中文专业九二届毕业生)

(责任编辑:徐习军)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3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海洋大学校友总会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校友会联系人:孙老师,电话(传真):0518-85895030,EMAIL:xyh@jou.edu.cn    ICP备 20131103案信息